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搏!

北京尊龙凯时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教育 >>科普文章

健康教育

科普文章

回老家过年就是噩梦!“恐归”原是社交焦虑作怪

字号: + - 14

春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无论相距多远都挡不住游子回家的脚步。可对北漂多年的王先生来说,回老家过年就像一个“噩梦”。

这个“噩梦”源于3年前的春节,王先生回老家过春节时感到莫名的紧张,不愿出门,与亲戚朋友在一起时不知该说什么,觉得自己特别傻,特别笨,头发麻,大脑一片空白,紧张心慌。7天假期就在这样的煎熬中过去了。王先生以为回北京就没事了,但不幸的是,这个“噩梦”并没有结束。

回北京后,王先生发现自己只要人多时就感觉紧张,尤其开会当众发言时,紧张到自己脸上的肌肉在跳动,心慌、出汗、头发麻、大脑一片空白,不知所措。王先生还特别担心有人和自己开玩笑,自己会接不上话,被人嘲笑。

从此,王先生开始回避社交场所,更不愿回老家。因为紧张,他多次在开会中途逃离,惹得公司领导对他意见很大,眼看职位就要丢失。王先生为此非常担忧和痛苦,不得不就诊。

其实,王先生所患的疾病是典型的社交焦虑障碍,又名社交恐惧症、见人恐惧症,是最常见的焦虑障碍亚型之一。引起这种焦虑的情境包括演讲及其在公共场合的表现,如开会、结识陌生人、在公共场合吃饭、用公共卫生间、与别人的意见相冲突、与权威人物说话等。恐惧的对象可以是生人,也可以是熟人,甚至是自己的亲属、配偶。较常见的恐惧对象是异性、严厉的上司和未婚(夫)妻的父亲等。

社交焦虑的患者在进入社交情景之前有许多负性的自我评价,担心自己会出丑,会被取笑……并因此焦虑不安,紧张害怕(临床上称为预期焦虑)。患者因预期焦虑而回避社交,不敢当众发言,不敢与重要人物谈话,回避与别人的视线相遇等。当患者无法回避,不得不进入社交情景时,他们常常会出现心慌、发抖、出汗、肌肉紧张、胃痛、咽干、 脸红等症状。

人们一般都会经历短暂的社交羞涩和焦虑,这是正常发育阶段的特征,比如青少年总是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社交评价。但这种社交羞涩通常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缓解。一般人对参加聚会或其他会暴露在公共场合的事情都会感到轻微紧张,但这并不会影响他们参与其中。真正的社交焦虑障碍患者会有无法承受的紧张、恐惧,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严重时患者的工作、生活会受到很大影响,本人感到非常痛苦。

也许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社交焦虑偏偏找上了一直勤勤恳恳、努力工作、与人为善的王先生。我们评估王先生的原生家庭和早年经历发现,王先生自幼在充满了争吵、指责、抱怨、嘲讽的生活环境中长大,逐渐发展出“我不行,我不如别人,我很傻”“别人会笑话我”的关于自我和他人的核心信念,也就是所谓低自尊。低自尊使王先生感到异常痛苦和焦虑。为了改变现状,他逐渐发展出了一套补偿式的应对策略——自我要求高,努力学习,不允许自己犯错,在意他人的看法。但这些应对策略并没有改善家里状况,反而激活了被隐藏的核心信念——我不行,我不如别人,进而演变发展出社交焦虑障碍。

社交焦虑障碍主要靠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改善。针对某个患者的特定问题,治疗措施各有不同,因人而异。认知行为治疗是治疗社交恐惧症的首选心理治疗方法。先评估患者的社交焦虑是如何形成的,尤其是首次发病时的情景,详细了解患者的个性特点和精神刺激因素,采用适当的行为技术,如暴露、放松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等,同时促使患者改变自己不合理的认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