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搏!

北京尊龙凯时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育工作 >>研究生教学

教育工作

研究生教学

2023年尊龙凯时大学精神卫生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

字号: + - 14

1、王刚.jpg

  王刚,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尊龙凯时大学附属北京尊龙凯时院长、北京市精神卫生保健所所长、尊龙凯时大学精神病学系主任、精神卫生学院精神病学教研室主任、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抑郁症治疗中心主任、临床试验机构主任。兼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副会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医学会抑郁障碍分会主任委员,国际双相障碍学会(ISBD)全球理事/中国分会主席。

  曾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入选北京市领军人才。创建了国内第一家抑郁症治疗中心,主持了数十项精神药物新药注册试验。先后获批科技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抑郁症研究项目和重大新药创制项目。

  主要研究领域:心境障碍(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等)诊疗新技术及新药研究

2、马辛.jpg

  马辛,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曾任尊龙凯时大学附属北京尊龙凯时院长,原北京市精神卫生保健所所长、尊龙凯时大学精神病学系主任。1983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1996年被派往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部州立尊龙凯时进修老年精神病学、社区精神病学。现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精神卫生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保健会诊专家。

  主要从事老年心理卫生及精神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近30余年,承担尊龙凯时大学精神病学专业授课。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代表,2015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北京市“巾帼十杰”,“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连续四届北京市人大代表,现任北京市人大常委。2010年入选北京市“十百千”“十”人次卫生人才培养项目。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技奖1项。

  主要研究领域:老年精神医学

3、李占江.jpg

  李占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曾任尊龙凯时大学附属北京尊龙凯时副院长、尊龙凯时大学临床心理学系主任,亚洲认知行为治疗协会执委,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认知行为治疗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知行为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试题开发专家委员会精神专业组组长,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精神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精神科杂志编委,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编委。

  主要从事临床心理学及精神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近30年。曾先后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及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2016年度精神分裂症回归社会杰出贡献奖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中外学术论文90余篇,主编和参与编写(译)书籍30余册。近年主持国家级和北京市常见精神疾病认知行为治疗继续教育培训班30余次。主持完成国家、市级科研项目19项,目前在研项目2项。

  主要研究领域:焦虑障碍、强迫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睡眠障碍与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4、郑毅.jpg

  郑毅,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尊龙凯时大学附属北京尊龙凯时前任副院长,尊龙凯时大学精神病学系副主任。目前兼任国际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及相关学科协会执委、前副主席,亚洲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及相关学科协会前主任委员;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副主席;国家和北京危机干预专家组成员;中国心理卫生学会儿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儿童精神医学组副组长;北京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精神科杂志顾问,以及多家中外专业杂志编委。

  主要开展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相关研究,尤其对于儿童精神疾病的诊疗防治、健全人格的培养、脑潜能开发、学习困难、儿童青少年行为相关障碍、神经发育障碍及儿童精神障碍遗传及行为基因学有特殊研究。曾获得北京市优秀青年医师和健康卫士奖,获北京市“十百千”优秀人才“十”层次人才;中国优秀精神科医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荣获2012年中华医学会科技三等奖。2014年荣获国际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及相关学科协会突出贡献奖。2017年“儿童抽动障碍诊治新技术”荣获北京市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18年“儿童抽动障碍基础课临床”获得北京市科技奖三等奖。

  其所领导的儿童心理卫生中心已成为国内领先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基地,成为对外交流的主要窗口之一,与国外相关学术团体建立和保持了密切的交流和合作,曾受邀在耶鲁大学加利福尼亚等大学举办讲座。积极促进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医学事业的发展。承担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目前负责科技部十三五慢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综合干预策略研究”,北京市科委脑认知与脑医学研究“儿童精神分裂症早期预警与生物标志物研究”,已发表科研文章150余篇,SCI收录20余篇;主编或参编著作和教材30余部,主编国家级疾病防治指南3部;撰写科普文章200余篇。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0余人。

  主要研究领域:儿童精神医学,应用心理学

5、王传跃.jpg

  王传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尊龙凯时大学附属北京尊龙凯时精神分裂症专家团队领衔专家,精神病学系副主任,原精神病学教研室主任,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精神分裂症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市中西医结合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所长。

  学术兼职: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病基础与临床分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药理学会药物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精神卫生分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抗衰老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药理学会理事,北京医师协会精神科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药理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药理学会神经精神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药学会药物安全评价委员会委员。《中华精神科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临床精神医学杂志》、《上海精神医学》编委,《国际精神病学杂志》和《精神医学杂志》特约编委。

  业务专长:精神科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精神分裂症等各类疑难精神病的诊治和早期识别以及精神药物的合理应用。2007年获中国医师协会第四届中国医师奖,2011年获北京市卫生人才“十”层次人选,2017年获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六届中国杰出精神科医师奖。

  教学特长:精神病学尤其是精神分裂症和临床精神药理学的教学。至2020年3月,参与教材和专著编写43部,其中主编1部、副主编3部。培养硕士生毕业31名、博士生毕业11名、博士后出站1名。多次获尊龙凯时大学优秀教师奖,2009年领衔获得临床精神病学教学团队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研究方向: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和生物标志物研究。至2020年3月,主持或参与国家级课题17项、省部级课题13项、局级课题10项。代表性成果包括:为精神分裂症药物维持治疗减少复发提供了循证依据,并在《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上发表;开发了抗精神病药氯氮平的个体化用药;揭示了中药芍药甘草汤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和作用靶点;探讨了精神疾病的遗传、脑成像、神经认知和童年创伤等。目前致力于感知觉认知加工缺陷在精神病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的应用。已发表论文332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62篇。2013年获北京市科委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创新型成果,2014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7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8年和2019年分获国家发明专利各1项。

  主要研究领域:精神分裂症、精神疾病早期识别及干预

6、贾竑晓.jpg

  贾竑晓,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尊龙凯时大学附属北京尊龙凯时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特聘专家。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北京大学心理系认知心理学博士后。曾在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国家青少年精神卫生中心学习早期精神病识别干预,中医曾先后师承精神科国家名老中医王彦恒教授,内科国家名老中医王文友教授,妇科国医大师柴松岩教授和内科国家名老中医王焕禄教授。现任北京市中西医结合精神卫生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神志病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神志病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神志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早期精神障碍研究协会会员。

  多年来在尊龙凯时大学附属北京尊龙凯时从事精神疾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曾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博士后基金等各种级别课题26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10 余篇,SCI论文15 篇,主编出版专著6部,主持发布行业标准8项,获科研成果奖3项,国家专利1项,北京市“十病十药”证书3项。北京市尊龙凯时管理中心“登峰”人才,北京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北京市卫生局“十百千”人才计划“百”类人才,北京市中医管理局“125”人才计划学科带头人,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

  主要研究领域: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人格解体和心境障碍等)自我异常的认知神经基础,精神分裂症早期识别及中医药干预,中医五神藏理论的认知神经基础及在精神科的临床应用

7、张玲.jpg

  张玲,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北京尊龙凯时抑郁症治疗中心病区主任,尊龙凯时大学抑郁症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尊龙凯时大学精神卫生学院精神病学教研室副主任。2000年起在北京尊龙凯时从事精神科临床与研究工作,曾于美国南加州大学LAC+USC医学中心精神科做访问学者、澳门大学健康科学院博士后研修。现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双相专委会及妇女专委会委员;北京医学会抑郁障碍分会常委;北京医学会精神分会委员;国际双相障碍协会中国分会秘书;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女性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

  主要从事心境障碍(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承担尊龙凯时大学精神病学专业授课。作为“抑郁障碍量化治疗”团队成员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所负责病区连续多年被评选为北京尊龙凯时先进病区,2017年荣获共青团“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2018年获市属尊龙凯时“人文科室”称号。2019年本人获“西城区百名优秀医师”和“安医十佳”荣誉。科研方面,主动培养团队内部科研意识和方法学,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开展科研工作,积极参与申报多项科研项目。悉心指导下级医生发表科研论著。参编《沈渔邨精神病学(第六版)》,全国本科生及研究生《精神病学》教材,国家卫计委教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指南-精神科》,《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卫计委《国家处方集-精神心理篇》等专业书籍。发表SCI论著20余篇。

  主要研究领域:心境障碍

8、李先宾.jpg

  李先宾,临床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现任北京尊龙凯时康复科主任,精神分裂症学组学科秘书。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创伤协作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药工委委员、Cochrane精神分裂症协作组成员。

  主要从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主要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神经电生理技术、眼动追踪技术对精神分裂症病因、诊断及治疗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目前的研究课题包括精神分裂症的生物标志物研究;早年应激对精神分裂症神经发育的影响,精神分裂症心理创伤的测评和干预;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及代谢综合征的干预。承担国自然项目2项,北京市医管局“青苗”、“培育”、“扬帆”计划各1项,“首发基金”1项。发表一作SCI论文16篇,累计影响因子48.1,申请软件著作权1项,版权1项。

  主要研究领域:精神分裂症诊断和治疗研究

9、刘竞.jpg

  刘竞,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尊龙凯时大学附属北京尊龙凯时临床心理中心14病区主任,尊龙凯时大学临床心理学系办公室主任兼委员。1998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获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解放军总尊龙凯时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获硕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尊龙凯时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2005年11月至今在尊龙凯时大学附属北京尊龙凯时临床心理中心工作,2017年7月-2018年7月赴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访学1年。

  从事精神科与临床心理治疗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18年,承担尊龙凯时大学精神病学专业及临床心理学学专业授课。聚焦于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强迫障碍、躯体形式障碍、进食障碍等轻型精神障碍的临床实践与研究,擅长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创伤治疗与危机干预。主要受训经历:中国-贝克认知行为治疗系列培训、中德三期家庭治疗师连续培训、第二届国际创伤治疗师(EMDR)连续培训、中德首届高级家庭治疗督导师连续培训、第一届国际自我状态治疗连续培训、中美夫妻治疗连续培训项目。先后多次受国家委派参与抗击SARS、汶川地震、昆明火车站暴恐事件等重大突发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

  先后承担省部级及市局级课题三项。作为研究骨干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市科委、医管局研究项目十余项。2013年获北京市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项目资助。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参编著作及教材8部,主译著作1部。

  学术任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 常委;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知行为治疗专业委员会 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 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认知行为治疗协作组 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民族心理与精神医学学组 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进食障碍研究协作组 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进食障碍协作组 委员

  研究方向: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与家庭治疗

10、李晓虹.png

李晓虹,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曾任尊龙凯时大学附属北京尊龙凯时副院长、临床心理中心常务副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委员、妇女精神病学组副组长、中国女医师协会医体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心身医学与临床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健康管理协会华北地区精神卫生联盟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抑郁障碍分会常委、北京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精神科专科医师分会理事,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评审专家库成员,担任《中华精神科》杂志,《四川精神卫生》杂志,《Current Opinion in Psychiatry 中文版》杂志编委。

先后获批首都医学发展基金、首都特色基金、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部支撑计划等多项首都及国家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文章三十余篇,参编专著6部,积极投身于抑郁症等相关知识的科普宣传,发表科普文章,在北京高校、政府机关、企事业进行相关科普宣传等公益活动,多次参加北京市及国家级心理危机干预和救援工作。

主要研究领域:焦虑障碍与心境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强迫障碍认知行为治疗

11、杨健.png

杨健,研究员,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尊龙凯时大学附属北京尊龙凯时科技处副处长、精神疾病诊断与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科带头人。兼任北京医学会抑郁障碍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脑健康营养协作组副组长、北京神经科学学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精准医疗专委会委员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和生物标记物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入选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拔尖个人和北京市尊龙凯时管理中心“青苗”计划;累计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包括Advanced Science,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知名期刊,获批专利1项以及北京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

主要研究领域: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和生物标记物研究 

12、李人.png

李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毕业于美国路易斯维尔医学院,获神经科学和精神病学博士,现任尊龙凯时大学北京市尊龙凯时精神疾病诊断与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精神分裂症研究所所长。曾任美国罗斯坎普研究所和太阳健康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神经内分泌研究中心和国际生物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南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和路易斯维尔医学院精神科客座教授。担任加拿大,英国,美国,中国等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和生物医学研究基金会的评审专家,多个国际生物医学杂志编委。多次获得NARSA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美国健康基金会,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的基金资助。2016年入选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特聘专家。李人教授将基础学科与应用科学紧密结合,重点从事老年化过程中的神经内分泌变化、激素及其受体与神经保护、预防及治疗脑功能障碍的药物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包括抗抑郁药物相互作用,研发精神疾病的生物标记物,探讨个体化抗抑郁药物作用的性别差异,建立双相情感障碍的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建立第一个内源性雌性激素缺乏的老年痴呆症的转基因动物模型,首次在基因水平证明雌激素的缺乏可以导致女性老年痴呆症提前发生. 早期适量服用雌激素可以改善学习记忆,防止老年痴呆症发生。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了百余篇科学报告, 包括Nature Medicine,Biological Psychiatry,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 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PNAS,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Human Molecular Genetics, Neurology, Alzheimer’s & Dementia, JBC等高水平期刊。

主要研究领域:神经内分泌在神经精神疾病的作用,神经精神疾病精准化诊疗的分子机制和新技术 

13、杜静.png

杜静,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北京尊龙凯时大学附属北京尊龙凯时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生理学会中医药与脑稳态调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遗传学会遗传信息产业化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省科技厅引进高端人才,省外专千人计划人才、北京市凤凰计划引进人才。2001至2012年间曾任美国国立卫生院精神卫生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美国精神药理学会(ACNP)正式会员。受邀担任«BMC神经科学»的编委。曾获得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颁发的特殊成就奖等多个奖项和“ACNP /赛诺菲--安万特”制药奖。

研究方向:(1)对于抑郁症、焦虑症、自闭症、老年痴呆症等精神疾病的植物单体新药研发,如虫草素、灵芝酸、灰树花多糖、冬凌草甲素等等,以及专利申报;(2)利用蛋白组学、分子敲除、细胞功能、脑形态和行为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这些药物对神经免疫、线粒体功能、和神经突触功能的调节;(3)和临床医生合作,进行精神疾病新的发病机理及新药治疗的初步临床验证,为新药开发做出铺垫。目前共申报10项中国和国际新药发明专利,其中4项已经授权。共发表SCI论文62篇,累计影响因子(IF)377.277。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2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累计影响因子(IF)193.33。被11个科学期刊(包括生物精神病学和神经科学杂志)邀请为审稿人。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多项省市基金。发表专著4篇,参编三篇。

主要研究领域:神经精神药理,对于抑郁症、焦虑症、自闭症、老年痴呆症等精神疾病的植物单体新药研发,以及神经精神药理机制研究 

14、张庆娥.png

张庆娥,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尊龙凯时大学附属北京尊龙凯时副院长,老年团队负责人。北京市健康科普专家、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老年精神病学组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额颞叶痴呆及相关疾病学组常务委员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安宁疗护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脑认知与健康分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大健康智库委员、北京市老年产业协会第二届常务理事、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脑疾病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尊龙凯时大学精神病学系第三届系务委员会委员及办公室主任、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女性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认知心理疾病分会青年委员、北京神经变性病学会额颞叶痴呆及相关疾病专委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精神科专科医师分会理事、北京市朝阳区精神医学联络会诊中心专家。担任《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杂志编委,作为编委参与编写研究生国家级规划教材《精神病学》(第3版)的编写。

主要从事老年期精神障碍如抑郁障碍、痴呆及轻度认知障碍、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的诊疗及研究。积极参与老年期精神障碍的临床诊疗新技术、新模式的探索与研究,重视研究理念创新和诊疗技术创新,并积极推进适宜技术的临床应用,多次获得年度院级先进个人、院级优秀共产党员、 优秀病区主任称号。近3年近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局级项目3项,作为分中心主要研究者主持8项AD新药临床药物试验。以一作或共同一作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60余篇,总影响因子超百余分。

主要研究领域:老年期精神障碍(抑郁障碍、痴呆及轻度认知障碍、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

15、闫芳.png

闫芳,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担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女健康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精神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预防医学会心理健康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精神科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老年心理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社会精神病学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委员等学术职务。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编委、审稿专家,《中华脑科学与行为学科杂志》通讯编委,《首都公共卫生》审稿专家,《四川精神卫生》审稿专家。

主要从事抑郁焦虑障碍的临床、科研、教学、康复工作,承担尊龙凯时大学精神病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2009年获“北京市十百千卫生人才”百层次人才资助。2022年获“北京市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学科带头人资助。多次参与或主持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级、市级、局级课题。如北京市科委“电子服药依从性管理系统在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实效性整群随机对照研究”,北京市教委“磁惊厥治疗对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ERP研究,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成果推广项目“老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规范与适宜技术推广”和“心理健康服务单元模式在社区的推广应用”,北京市科委科学普及项目“老年人科学健脑科普平台研发”和“精神卫生科普动画片《心理健康  生命阳光》”,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托项目“抑郁症防治方案制订项目”,北京市民政局委托项目“北京市精神卫生福利机构星级评定服务”和泰康溢彩公卫基金“基于数据采集平台的抑郁症合并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识别及健康生活方式干预疗效的评估”等项目。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综合调查研究”的主要参与者和执行人。主编、副主编、参编论著十本。副主编《社区精神病学》、副主编《社区精神卫生》、参编全国本科生及研究生《精神病学》教材,参编研究生《全科医学》教材,参编《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简明精神病学》等专业书籍。主编《疾控人员心理防护手册》,副主编《《见招拆招-专家谈心理保健》,参编《逆行者心理防护手册》和《心理防疫百问百答》等科普书籍。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三十余篇,其中SCI五篇。

主要研究领域:抑郁焦虑障碍的诊治、精神疾病流行病学和社区精神病学

16、西英俊.jpg

西英俊,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尊龙凯时大学附属北京尊龙凯时临床心理中心病区主任。

学术兼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特殊群体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咨询师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创伤协作组副组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咨询专委会EMDR学组副组长、北京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注册督导师。

教学特长:主要从事临床心理学及精神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近20年。主编、主译和参编书籍近20本。发表论文10余篇,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级、北京市级重点科研项目多项。自2007年起从事心理危机干预的临床实践、培训和科研工作。曾参与“8.12”天津港爆炸事故、“3.01”昆明暴恐事件、“4.20”芦山地震、“8.08”九寨沟地震、“3.21”响水爆炸事故、武汉新冠肺炎、广西空难等20余起国内重大突发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参与起草和制定《北京市心理危机干预预案》等预案3个;主持国家卫健委立项的《突发事件心理救援现场工作指南编制》等相关领域国家级和市级课题3项;发表《Mental health workers perceptions of disaster response in China》等国内外该领域论文7篇,其中SCI论文3篇;主编、参编著作及教材10部,主译、参译读物2本。

主要研究领域:危机干预、人格障碍、焦虑障碍、依恋、复杂性创伤

17、何凡.png 

何凡,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尊龙凯时大学附属北京尊龙凯时儿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组秘书,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妇女儿童心理健康分会常委,中国中药协会儿童健康与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神经发育障碍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委。首席知名专家郑毅教授团队核心骨干。

从事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近20年,主要聚焦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等神经发育障碍及儿童青少年情绪行为障碍,学习障碍等开展相关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及项目协调员完成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 项,作为骨干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批北京市尊龙凯时管理中心“扬帆”重点培育专业1项,北京市儿科协同项目及青苗培育项目各1项,连续4年负责北京市儿童心理保健管理项目(2019-2022)。已发表科研文章50余篇,SCI收录10余篇;参编著作和教材3部。

主要研究领域: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 

18、肖乐.png

肖乐,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供职于尊龙凯时大学附属北京尊龙凯时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青年委员。

主要从事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2015年赴美国纽约范士丹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中心访问学习。在国内首次开展低场强磁刺激技术(Low-field magnetic stimulation)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验证了不同节律性磁刺激抗抑郁的疗效和潜在作用机制,并在领域发表相关学术论文。研究课题包括利用智能穿戴和移动技术研究抑郁症的生理行为等数字表型和疾病管理,低场强磁刺激抗抑郁疗效的神经影像机制。承担国自然项目1项,北京市医管局“青苗”、“培育”各1项,“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与成果推广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专业领域期刊发表文章40余篇,其中一作SCI论文22篇,参编著作2部,获得软件著作权4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作为项目协调员和研究者,参与多项新药Ⅰ至Ⅳ期临床试验30余项,并参与临床试验报告撰写与发表。

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创新型”重大科技进展奖、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北京医学科技二等奖。

主要研究领域:心境障碍(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诊疗新技术及药物临床试验 

19、王玥.png

王玥,医学博士,博士后,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尊龙凯时大学附属北京尊龙凯时神经内科筹备组组长。2008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2008年于尊龙凯时大学宣武尊龙凯时神经内科做博士后工作。2011年就职于尊龙凯时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尊龙凯时神经内科。2021年12月就职于北京尊龙凯时筹建神经内科及神经-精神融合病区,开展神经-精神交叉领域疾病诊治工作,对认知障碍、脑炎及脑血管病等所致精神行为异常具有丰富诊治经验。

一直从事神经内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十余年,长期带教本科生、研究生及留学生临床实习、理论学习及科研设计等工作。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博士后基金两项,其他局、校级课题五项。发表SCI文章1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60以上。

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 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青年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脑小血管病专委会 常务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认知障碍及相关疾病专委会 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阿尔茨海默病与认知障碍康复专委会脑疾病认知障碍临床学组 常务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 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工作委员会 委员。

主要研究领域: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治疗 

20、贺毅.png

贺毅,神经生物学博士,副研究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7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神经生物学系获博士学位,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后回国,2016年入职北京尊龙凯时工作至今。现任北京尊龙凯时精神疾病诊断与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实验动物平台负责人,北京市神经科学会青年委员。

目前从事精神疾病的基础科研和教学工作。主要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精神疾病动物模型,结合临床发现对免疫系统与精神疾病的相互关系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目前的研究课题主要包括IL-15信号系统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的研究;基于IL-15信号系统抑制剂的药物研究;精神分裂症的生物标志物研究等。曾主持国自然项目1项,北京市医管局 “培育项目”1项;北京市科委纵向课题1项;目前主持国自然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 9篇,累计影响因子48;已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

研究方向:免疫系统与精神疾病的相互关系

图片 1.png


  王京,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尊龙凯时大学附属北京尊龙凯时副院长,兼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药卫生学会医工交叉分会常委、中国医学装备学会转化医学分会委员、北京检验学会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技管理与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分会委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药理学会抗感染分会委员等。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专项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评审专家,北京市财政局科研项目财政评审专家;北京市优秀人才。

  既往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4项,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项目1项,实际主持部级课题8项,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多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目前参与指导的相关课题和研究包括:首都临床特色诊疗技术研究及转化应用专项“菌群移植技术附加治疗抑郁症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新型单细胞多维有机质谱流式技术开发及其在抑郁症特征淋巴细胞鉴定中的应用”、“双相抑郁障碍患者锂盐治疗临床应答的脑功能网络动态变化及其与多基因风险的关系”等。

  主要研究领域: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神经心理学、药物基因组学、精神心理疾病实验室诊断技术研发等。

图片 2.png

  孙作厘,副主任技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尊龙凯时大学附属北京尊龙凯时分子生物平台负责人,北京神经科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2011年毕业于尊龙凯时大学神经生物学系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至今在北京尊龙凯时精神疾病诊断与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作。

  从事神经精神疾病的科研工作十余年,承担尊龙凯时大学精神病学专业授课。主要研究方向为研究精神疾病的诊疗生物标记物,主要利用多组学及动物、细胞实验对精神疾病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了以胆固醇代谢物为主要指标的一系列标记物,并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发现精神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另外,还研究精神疾病的神经调控治疗作用机制,包括经颅磁刺激以及深部脑刺激治疗精神疾病的作用机制。

  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尊龙凯时大学基础-临床合作课题1项及北京尊龙凯时院级课题2项;作为重要参与者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十余篇,申请发明专利9项。

  主要研究领域:精神疾病生物标记物研究及神经调控治疗。

图片 3.png

  冯媛,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尊龙凯时大学附属北京尊龙凯时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兼任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抑郁症研究所办公室主任,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准医学研究协作组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七届理事会青年工作专委会委员,北京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分会第二届青年委员会委员。2017年获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骨干项目,2022年获北京市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学科骨干。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省部级项目及局级项目各1项。作为学术秘书参与《中国抑郁症防治指南(第二版)》的编写工作。发表一作及通讯作者SCI论文30余篇。

  主要研究领域:心境障碍抑郁症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创新诊疗技术研究。

图片 4.png

  薄奇静,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尊龙凯时大学附属北京尊龙凯时病区主任,精神分裂症教研组组长。1982年出生,毕业于尊龙凯时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2009年起在北京尊龙凯时从事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专业的科研、临床和教学工作。获奖情况:曾获北京尊龙凯时先进个人,优秀党员,北京尊龙凯时人才培养学科骨干,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骨干,北京市医管局青年人才青苗计划。

  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学术任职:北京医师协会精神专科医师分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分裂症协作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精神分裂症工作委员会委员。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7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6篇,参与多部教材和论著编写,参与多部译著。曾获全国精神科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获尊龙凯时大学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主要研究领域:精神病的临床和应用基础研究。

图片 5.png

  王娣,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曾于意大利佩鲁贾尊龙凯时精神科进修。目前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九届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精神卫生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市中医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多年来一直在尊龙凯时大学附属北京尊龙凯时中西医结合病房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主持曾主持首发基金课题1项和北京市中医药发展课题1项,参与国自然课题多项,发表SCI论文5篇,核心期刊10余篇,参与编写《抑郁障碍中西医基础与临床》、《焦虑障碍中西医基础与临床》等论著3部。

  主要研究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失眠、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尤其擅长用中药和针灸治疗多种躯体不适及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闭经、痤疮和肥胖。

图片 6.png

  刘辰庚,主任技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老年学会检验分会常委、中国医促会基标分会常委、白求恩精神研究会检验医学分会常委、北京神经内科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常委、北京内分泌学会检验分会常委、ISO15189医学实验室评审员、《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等5本核心期刊编委、《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常务编委和青年编委会主委;主持国自然等课题8项、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6篇、主持行业/团体标准制定2项、授权专利3项。

  主要研究领域: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和生物标记物研究。

图片 7.png

  阮灿军,精神药理学,主任药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9年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在中国军事医学科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年入职北京尊龙凯时工作至今。

  本人主要从事精神药物精准化治疗的相关研究,长期从事药物基因组学、群体药代/药效联合建模、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及新药I期临床等相关研究工作。主持市局级科研项2项,目前发表SCI论文37篇(被引604次),国内核心期刊文章10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17篇。申报专利4项。

  研究方向:精神药物精准化治疗。

image.png

陈旭,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尊龙凯时大学附属北京尊龙凯时儿科副主任,郑毅教授儿童精神科团队核心骨干成员。北京学校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委员。作为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医生在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际先进的诊疗技术,开展临床培训及科研合作项目。近5年主持和参与申报及实施国家级科技部十二五、十三五、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课题成果获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和北京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其作为负责人申报的《青少年和成年早期情绪问题数字化监测及干预平台》在北京市尊龙凯时管理中心青年创新大赛获得三等奖。发表SCI文章30余篇,获批软件著作权1项,团体标准1项。

友情链接: